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
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
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
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
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
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
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
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
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是宋朝诗人陈渊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夜晚在小轩中观赏明月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美。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者介绍:陈渊,南宋时期诗人,生活在宋宁宗时期至宋理宗时期之间。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诗歌原文:
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
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
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
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
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
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诗句赏析:这首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淡泊宁静的意境而著称。通过对月夜美景的细致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也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中的“达览在虚旷”和“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境界。此外,整首诗的语言简洁却不失韵味,读来让人感觉既清新又充满哲思。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值得细细品读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