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
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
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
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
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
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
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
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
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
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月夜山林的清幽景象,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高洁志趣以及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
释义: 在小亭子中观赏月亮。
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
译文: 茅草屋檐可以用手触摸,竹子生长在屋顶上方。
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
注释: 寒月如冰,月光穿过稀疏的帘幕,洒落在屏风上。
赏析: 这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月光透过帘幕和屏风,洒下斑驳的影子。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
译文: 我深知月色之美,但达览之境在于空旷。
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
译文: 东边的邻居有豪华的池塘和亭台,我端坐在家中却无法探访。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
译文: 山林景色足以让人驻足观看,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宏大景象,最初都显得没有分别。
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
译文: 只要心中安宁,自然景物便清新舒畅。
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
译文: 冷风吹拂着夜空,曲流小溪泛起金色的涟漪。
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
译文: 鸟儿们停止了飞翔和鸣叫,杉树和松树开始响应。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
译文: 点着火炉留下的余烬,还可以温暖新的酿酒。
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
译文: 举杯消愁愁更愁,放下万般忧虑。
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
译文: 谁能超脱物质的束缚,不依赖于世俗。
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
译文: 在一座亭子里聊天,彼此都感到释怀和坦然。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下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