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用九日约白云寺登高以追昔年都城望津之会偶以事不往蒙示长篇次韵

与君都城别,星霜屡变易。
每怀望津游,怅然如有失。
此生羁旅中,岁序惊心魄。
还家几何时,自愧不暖席。
建溪古渡头,短棹凌虚碧。
掀篷忽见君,恍若梦中得。
相携定舍馆,石径走迂直。
危亭至如归,坐午及昏黑。
黄花笑东篱,未许蓬蒿没。
咫尺白云楼,坐阻造毫逸。
人生正似兹,有志谁能必。
当时连鳌手,至今犹挟策。
高才真楚璞,末技同齐瑟。
无心效骞腾,自分投闲僻。
望津傥同登,意气那复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冯元用,字元用,号梦庵,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是“后七子”之一,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颇深,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关于您提到的《九日约白云寺登高以追昔年都城望津之会偶以事不往蒙示长篇次韵》这首诗,它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中的“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以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这首七言律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重阳节那天,与朋友相约登高赏秋的情景。他回忆起过去都城里望见津水的情景,感慨时光飞逝,人事已非。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他未能如约而至,而是收到了朋友的长篇文章。对此,他感到有些遗憾,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