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春日十首 其六

客宦逢春病眼开,紫荆花下也徘徊。
谩劳人力书千卷,聊寄天真酒一杯。
明代本期无弃物,孤臣何敢自论才。
且欣腐鼠同乌喙,不怕丹山有凤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阳春日十首其六》是北宋时期陈舜俞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舜俞,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创作涉及了诗歌、散文、词等多个文体。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宋代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崇。
  1. 诗歌原文
    客宦逢春病眼开,紫荆花下也徘徊。
    谩劳人力书千卷,聊寄天真酒一杯。
    明代本期无弃物,孤臣何敢自论才。
    且欣腐鼠同乌喙,不怕丹山有凤猜。
  2. 诗意分析
  • 第一句:诗的开头两句“客宦逢春病眼开,紫荆花下也徘徊”,描述了诗人因客居他乡而感到春天的到来使他的眼疾有所好转,他在紫荆花下徘徊的情景。
  • 第二句:“谩劳人力书千卷,聊寄天真酒一杯”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热爱以及通过饮酒来寄托自己天真性情的愿望。
  • 第三句:“明代本期无弃物,孤臣何敢自论才”体现了对时代价值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无力感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谦逊态度。
  • 第四句:“且欣腐鼠同乌喙,不怕丹山有凤猜”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即使身处不利环境也能保持乐观心态。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南阳春日十首·其六》中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得诗歌既有外在景象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
  • 语言风格:陈舜俞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慨。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南阳春日十首·其六》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
  • 思想启示: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思想和哲学思考,对于现代人仍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南阳春日十首其六》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时空,继续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