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名宦是涂颜,菽水当年尚可欢。
钟鼎未能光祖妣,牛羊虽美愧杯盘。
五千强诵谁云补,四十无闻得自安。
不觉寻春上台榭,东风吹泪落阑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半生名宦是涂颜,菽水当年尚可欢。
钟鼎未能光祖妣,牛羊虽美愧杯盘。
五千强诵谁云补,四十无闻得自安。
不觉寻春上台榭,东风吹泪落阑干。
《南阳春日十首·其十》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作品。
陈舜俞的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墨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诗中的“半生名宦是涂颜”和“钟鼎未能光祖妣”,不仅透露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尽管未能实现为官之志,但依然保持着对家庭的基本关怀。这种情感表达,既展现了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
从艺术成就的角度来看,《南阳春日十首·其十》在宋诗中占有一席之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用词精炼而富有意境,使得整首诗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心灵上的触动。例如,诗中“病眼看花空溅泪,客颜临镜复包羞”,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心境变化。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的艺术手法,在当时的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陈舜俞的《南阳春日十首·其十》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