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曲

贫女四十无人问,不傅铅华水梳鬓。
非关颜色不如人,不肯出门羞失身。
零落床头旧机杼,池水沤麻还织布。
布成不卖市中儿,金刀剪雪自裁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贫女曲》是一首宋代诗人陈舜俞的作品,表达了一位贫女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贫女曲》:

  1. 诗词创作背景
  • 陈舜俞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
  • 《贫女曲》可能创作于作者目睹或亲身体验到的贫困女性的生活场景中。
  1. 诗词原文
  • 原文“贫女四十无人问,不傅铅华水梳鬓。非关颜色不如人,肯出门前羞失身。”描绘了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她虽然年逾四十,却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不愿涂抹脂粉,以清水梳理头发,表明了她对于简朴生活的坚持。
  • “零落床头旧机杼,池水沤麻还织布”则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勤劳与自立,即便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她仍旧能利用简陋的工具如“机杼”和“沤麻”来维持生计。
  1. 诗词鉴赏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贫女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她的坚韧和自尊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 陈舜俞通过对贫女生活细节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1. 诗词影响
  • 《贫女曲》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表达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该作品也常被引用于文学教育和研究之中,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

《贫女曲》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曲对生活艰辛与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歌。它不仅展示了贫女的生活状态,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价值观。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贫女曲》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学的回顾,更是一次对人性深处力量和美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