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九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
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锄归路月相随。
踏青漫有心情在,耕绿宁甘体力疲。
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九》是宋朝陈舜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舜道,字子韶,号云巢,南宋诗人,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卒于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受家学熏陶,酷爱读书,擅长诗词。由于才华出众,陈舜道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后因母丧而辞官归隐,过着隐居生活。
  1. 诗词原文
    山中天湖卜居二首·其一
    林木长新叶,绕屋清阴多。
    深草没尘迹,隔山听樵歌。
    自耕复自种,侧笠披青蓑。

  2. 诗词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景象,通过林木新叶、清阴凉暗和深草无痕等细节,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 诗中“自耕复自种”体现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尊重,以及与自然共存的生活理念。这种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尊重生命。
  1. 创作背景
  •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九》作为《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员,与其他几首诗一起,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还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陈舜道的这些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成为宋代田园诗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农民生活的重要窗口。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九》不仅是一首表达田园生活美好愿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