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十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感兴时。
草地耕牛方有犊,花村吠犬那生氂。
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
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十》是宋代诗人陈舜道创作的七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田园生活的图景。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创作时代:南宋。
  • 作者简介:陈舜道,字元龙,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语言清新自然。
  1. 诗歌原文
  • 草长蛙声无寻处,渔梁斜日唤船归。
  • 春来非爱吟诗时,诗是田园感兴时。
  • 草地耕牛方有犊,花村吠犬那生氂。
  • 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
  • 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1. 主题解读
  • 田园生活的描绘:诗中通过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农村氛围。
  • 田园感兴: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春日乡村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 生活气息:通过具体的农事活动和日常琐事,诗人展现了农民的日常劳作和乡村生活的朴实无华,使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十》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乡村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