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熟庵

昨宵约月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
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
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
细窥字字欲走盘,三复庵名悟圆熟。
一片情田万古耕,有年能得几书经。
小疵终是未全稔,孰若先生耨穫精。
南窗寄傲遂初欲,移石畦兰更纫菊。
茶烟细杂玉炉沉,研影净涵金井渌。
林下今才见一人,却疑图任思旧臣。
自昔东山岂终隐,似闻鸾诏下苍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熟庵》是宋代诗人陈起所作,属于诗词体裁。陈起的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蕴含了作者对生活感悟和哲理思考的深刻体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起,字明甫,号东湖居士,宋代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在宋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1. 诗歌原文
  • 昔宵约有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
  • 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细窥字字欲走盘,三复庵名悟圆熟。
  1. 诗歌解析
  • 首句“昔宵约有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描绘了一幅月夜赴约的场景,但未能如愿以偿,因为天不遂人愿,明月未现。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和张力。
  • 第二句“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表达了诗人归家后所见之景,室内明亮如昼,映衬着新诗的光芒。这里的“光陆离”形容光线四射、五彩斑斓,象征诗人内心的丰富和多彩。
  • 第三句“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暗喻诗人的才华如同蚌中之珠,非剖不可见其光彩。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感慨。
  • 第四句“细窥字字欲走盘,三复庵名悟圆熟”。描绘了诗人反复阅读诗句,如同转动的盘状文字一般,逐渐领悟其中深意。这里的“悟圆熟”意味着诗人对诗句的理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 最后一句“一片情田万古耕,有年能得几书经”。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即使历经千辛万苦,也要不断耕耘,以求获得书中的智慧。
  1. 主题思想
  •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知识追求的热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艺术特色
  • 《答熟庵》的用词考究,意象生动,尤其是“光陆离”这一意象,既描绘了月光的璀璨,又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光明与希望。此外,诗歌的节奏感强,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熟庵》作为宋代诗人陈起的代表作,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展现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风格。这首诗不仅是宋诗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