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倅

堂堂东嘉英,文章笔如椽。
箳篂驻鄞城,迎刃解剧烦。
最声彻阊阖,诏使归日边。
人方办杯水,前事乃不然。
才难复才难,得见青琅玕。
爱护犹恐伤,那可轻弃捐。
不见诸葛公,终荐庞士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徐倅》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陈著: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表现出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局的关切。他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堂堂东嘉英,文章笔如椽。箳篁驻鄞城,迎刃解剧烦。最声彻闾阖,诏使归日边。人方办杯水,前事乃不然。才难复才难,得见青琅玕。爱护犹恐伤,那可轻弃捐。
  • 译文: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他的文字犹如利剑,能够斩断所有的困难。这位人物的名字被传唱,他的才华令人敬仰。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人感到无奈,才子最终的命运并不如意。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的深深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送徐倅》采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对其命运的无奈感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深度和感染力。
  1. 创作背景
  • 背景介绍:《送徐倅》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常常处于政治斗争的中心。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某种反应或评论。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送徐倅》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它为研究宋代文化、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影响与评价
  • 影响: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读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宋诗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送徐倅》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才情,还能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