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一 丁未九月望赏月

落枕鸿声,龙山梦、蓦然惊觉。
还堪喜、木樨香底,鹊声翻晓。
弄雨未成霜意懒,望寒先怯山容老。
最难逢、无一点西风,惊乌帽。
竹叶酒,倾杯小。
橙齑鲙,银盆好。
称良辰欢宴,及今年少。
须信从来黄菊寿,未应便放青霜恼。
但看花、日日是重阳,金尊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末年和宋元南渡初期抗金将领岳飞的代表作之一,它表达了作者的报国情怀和壮志豪情。下面是该作品的一些介绍:

一、创作背景

  1. 历史背景:这首词作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金朝入侵中原,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岳飞作为一位忠诚的将领,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
  2. 个人经历:在创作此词时,岳飞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他的词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3. 情感表达:在这首词中,岳飞通过描绘自己愤怒的情绪和坚定的意志,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他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抵御外敌,保卫家园。

二、主要内容

  1. 开篇:“怒发冲冠,凭栏处、黄埃飞渡。”这句诗描绘了作者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愤怒情绪和坚定立场。黄埃飞渡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混乱,也反映出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担忧。
  2. 主体部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功名的看淡,以及对于漫长艰苦征程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功名如同尘土一般微不足道,而他所走的道路却充满了艰难困苦。
  3. 结尾部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诗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不要虚度光阴。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功名和地位。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自己的行为。

三、主题思想

  1. 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满江红》的主题所在,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忠诚。他用激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誓死捍卫国家的决意,体现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2. 英雄主义气概:整首词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气质,展现了一位英雄人物的气魄和胸襟。岳飞以豪迈的气概和无畏的精神面对困境和挑战,激励着后来的人。
  3. 时代精神反映:词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激励着后人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4. 文学成就:作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满江红》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词句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空间。
  5. 社会影响:《满江红》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词作不仅是岳飞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人民共同心声的体现。它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坚强意志与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