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真戒大师

时访城西长者家,欲将无定友烟霞。
百函贝叶听挥麈,一炷炉香看点茶。
猿立砌台偷落果,鸟穿檐柏献新花。
旧曾题处烦师护,肯学常流旋碧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真戒大师》是宋代诗人陆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还透露出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诗歌原文
    时访城西长者家,
    欲将无定友烟霞。
    百函贝叶听挥麈,
    一炷炉香看点茶。
    猿立砌台偷落果,
    鸟穿檐柏献新花。
    旧曾题处烦师护,
    肯学常流旋碧纱。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赠真戒大师》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画面。首句“时访城西长者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欲将无定友烟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自由与随性。
  • 生活写照:通过“百函贝叶听挥麈,一炷炉香看点茶”两句,诗人细腻地描述了与朋友围坐一处,品茶谈心的闲适生活。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文人的生活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 动物象征:“猿立砌台偷落果,鸟穿檐柏献新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循环不息。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 友情珍贵:最后两句“旧曾题处烦师护,肯学常流旋碧纱”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陆佃,宋越州山阴人,字农师,号陶山。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他曾受经于王安石,后历任多种官职,最终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去世。
  • 文学成就:除了《赠真戒大师》,陆佃还有《埤雅》、《礼象》、《春秋后传》、《陶山集》等作品,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多才多艺。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珍视。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如“百函贝叶”、“猿立砌台”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据《赠真戒大师》的序言可知,这首诗是陆佃在任职期间所作。
  • 创作动机:可能是出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或者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也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友人间真挚友谊的珍视。

《赠真戒大师》不仅展示了陆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尤其是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文学作品在反映时代风貌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