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日晴

泽国春多雨,阅月殊未止。
皇天俄悔祸,畀以晴甲子。
山川相炳焕,桑柘郁千里。
垄麦行可穫,吴蚕亦三起。
床头醅瓮香,大杓泻浮蚁。
醉醒日已晡,长歌识吾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子日晴》是宋朝诗人陆游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

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在甲子日这一天天气晴朗的美好景象。诗句“泽国春多雨,阅月殊未止,皇天俄悔祸,畀以晴甲子”描绘了春天多雨的景象以及随后天气突然晴朗的情景。接着,诗中的“山川相炳焕,桑柘郁千里。垄麦行可获,吴蚕亦三起”则具体展现了大自然在晴好的天气下焕发生机的画面。最后两句“床头醅瓮香,大杓泻浮蚁。醉醒日已晡,长歌识吾喜”则表达了诗人在享受晴好天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愉悦和满足。

从艺术手法方面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讲究平仄声调的和谐与押韵的规律,要求诗人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清晰而富有层次的情感或景物。陆游运用这种形式,巧妙地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使整首诗显得意境深远且富有诗意。

陆游的生平背景和历史地位也为理解这首诗提供了重要视角。他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宋代其他几位著名诗人如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游的诗歌创作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其作品中常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甲子日晴》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陆游通过自己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的艺术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陆游的诗歌风格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