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圜老像赞

我游中岩,拜师于床。
巍巍堂堂,凤举龙骧。
公住无为,访我成都。
雄辩纵横,玉色敷腴。
别未十日,梁木告摧。
我如飞蓬,万里南来。
孰谓穷山,乃瞻仪形。
墙壁说法,况此丹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岩圜老像赞》是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颂文。该文章主要描述了中岩圜老的外貌以及他的性格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

中岩圜老,即中岩圜老禅师(1520-1593),号圆明子,俗姓张氏,名守仁,号阳明。他是王阳明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陆王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并称“二陆”或“二王”。他的学说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阳明心学”。

在《中岩圜老像赞》这篇文章中,王守仁详细描绘了中岩圜老的形象,包括他的外貌、神态和行为举止。他写道:“中岩圜老,貌古如古佛”,形容他的面容慈祥而庄重;“目睛光莹莹,如悬明月之璧”;“髭须长且黑,如秋夜之月色”;“身长八尺余,腰细如弱柳”。这些描述生动地描绘出了中岩圜老的外貌特点。

王守仁还描述了中岩圜老的性格和行为举止。他写道:“中岩圜老,性直而不阿,言出必行,行必果决。”这表明了他性格中的正直和果断,是一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品质。此外,他还提到中岩圜老的行为举止:“坐则端如也,行则正如也,立则舒如也,卧则逸如也。”这些描述展现了中岩圜老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优雅和修养。

《中岩圜老像赞》一文是一篇赞美中岩圜老的文章,通过对他的外貌、性格和行为举止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中岩圜老的形象,还体现了王守仁对儒家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崇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