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龙山 其四

诸公莫唱贞元曲,老子曾闻正始音。
寂寞吴王堤上路,白杨花落昼多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廷鸾的《挽张龙山其四》是一首充满感慨与哀愁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马廷鸾,字元仪,号东山,南宋诗人,以其才情和正直著称。他不仅勤于政事,还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在宋末,马廷鸾的政治生涯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这一点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2. 诗歌原文与翻译:《挽张龙山其四》,这是马廷鸾对友人张龙山去世的一种哀悼之情。诗中的“诸公莫唱贞元曲,老子曾闻正始音”,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也隐含了对当前朝廷腐败现象的不满与批评。“寂寞吴王堤上路,白杨花落昼多阴”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缅怀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诗作鉴赏:《挽张龙山其四》作为马廷鸾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马廷鸾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洁的人格魅力。诗中既有对历史辉煌时期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敏感洞察以及对于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马廷鸾的《挽张龙山其四》不仅仅是一首悼念之作,更是一首蕴含哲理、表达情感与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历史背景,还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道德理想坚守的崇高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