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酒

我辞相国归,遗我酒十器。
拜受起潸然,为上有蜀字。
狐狸之所嗥,种秫宁有地。
得非父兄血,或是乡人泪。
我饮不下咽,思广相国赐。
愿得投岷江,咸使西南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蜀酒》是宋代诗人高斯得创作的一首描写自己辞职归乡时皇上赏赐给他御酒的诗词,但因为国家战事未平,这酒中含着的是将士的血和家属的泪,想到这一点,他无法继续饮用此酒,希望将其倒进岷江,使得西南沉醉安定。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
  • 《蜀酒》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高斯得在辞职归乡的时候,得到了皇上赐予的美酒,这杯酒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一种慰藉,也是对整个国家的一份深情寄托。然而,当高斯得看到这杯酒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美酒本身,更多的是将士们为了家国而流血牺牲的血泪,他的心被深深触动了。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他写下这首《蜀酒》,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对于士兵深深的哀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1. 诗歌内容
  • 诗中的“蜀酒”并非仅仅是指代一种物质上的饮品,而是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牺牲和苦难。高斯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托,将个人的悲欢转化为对整个国家的深切关怀。他在诗中提到,这杯酒里不仅有将士们的鲜血,还有他们的家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泪水。这样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普通百姓的巨大影响。
  1. 诗歌主题
  • 《蜀酒》的主题聚焦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对立。通过对御酒的描述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高斯得展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了它所带来的荣耀或利益。这种观点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并不罕见,许多诗人都通过诗歌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高斯得的《蜀酒》便是这一主题在宋代的具体体现。

《蜀酒》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与饮酒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反映时代背景的作品。通过这首诗的解读,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