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士山房

浮利浮名心已灰,三间茅屋白云堆。
先生自酿松精酒,侍女能持藤瘿杯。
养鹿晓随原草去,放猿时摘野花来。
近闻身口浑无累,槲叶黄菁绕宅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居士山房》是宋朝文学家高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
  • 高翥(1170—1241)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文人,字九万,号菊响,余姚人。他的生平颇为传奇,年少时便习诗,曾游荡江湖,后归隐故里。晚年筑室于林湖畔,自号“信天巢”,其作品带有朴素自然和民歌风味的特点。他的作品《清明》被收入《千家诗》,并有画作传世。
  1. 作品内容
  • 浮利浮名心已灰:描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淡,表明他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
  • 三间茅屋白云堆:描绘了诗人住所的简朴与宁静,白云堆积在茅屋之上,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先生自酿松精酒: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 侍女能持藤瘿杯:体现了诗人生活的另一面,有专人为他斟酒,显示出他的尊贵身份和生活情趣。
  • 养鹿晓随原草去:描述了诗人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享受与野生动物相伴的时光。
  • 放猿时摘里花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时而放飞猴子,时而采摘野花。
  • 近闻身口浑无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即使外界纷纷扰扰,他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 槲叶黄菁绕宅栽: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生活环境的美好,家中种植着黄色的叶子和绿色的蔬菜,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家园。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高翥的诗歌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珠玑,充满了生活气息。《黄居士山房》便是如此,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
  • 意境营造:诗歌中的意象丰富,无论是山水、田园还是人物,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独特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黄居士山房》不仅是高翥个人生活哲学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写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