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利浮名心已灰,三间茅屋白云堆。
先生自酿松精酒,侍女能持藤瘿杯。
养鹿晓随原草去,放猿时摘野花来。
近闻身口浑无累,槲叶黄菁绕宅栽。

【解析】

本诗为元代诗人郑允中所做,全诗以景写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黄居士山房”:指隐居山林的僧人。黄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号,这里借指隐居山林的人。

“浮利浮名心已灰,三间茅屋白云堆。”浮利浮名:指世俗名利、功名富贵。心已灰:指心境已经淡薄了。茅屋:简陋的房屋。白云堆:指屋顶上的积灰。意思是说,对于世间的名利、荣华富贵看透了,于是在山上建起了一座三间的茅屋,屋子上面积满了灰尘。

“先生自酿松精酒,侍女能持藤瘿杯。”:先生:这里指隐士。松精酒:用松木做的酒。藤瘿杯:藤制酒杯。意思是说:隐士自己酿造松木做的美酒,侍女们能够拿着藤制的杯子喝酒。

“养鹿晓随原草去,放猿时摘野花来。”养鹿:指驯养鹿。原草:泛指草地。放猿:指让猿猴在树上摘取野花。意思是说:隐士每天清晨,带着小鹿到野外的原野上去,而那些被驯养的鹿也随着他去了,他不时地摘下一些野花来给小鹿吃。

“近闻身口浑无累,槲叶黄菁绕宅栽。”:身口:身体和口舌。浑:完全。槲叶黄菁:槲树的叶片和黄菁菜。意思是说:最近听说,身体和嘴巴都没有受到任何牵累,而且周围种植了槲树的叶子和黄菁菜,使庭院四周都充满了生机。

赏析:

首联点出隐居者的身份,表明其对名利的淡泊与超然:“黄居士山房”是作者所居之室,“浮利浮名心已灰”,说明作者对世间的名利、荣华富贵看破了,于是在山上建起了一座三间的茅屋,屋子上面积满了灰尘。“先生自酿松精酒,侍女能持藤瘿杯”,表现隐士的生活情趣。

颔联写隐士的日常生活和情趣。“先生”是指隐士,“自酿松精酒”表明隐士有自制美酒的本事。“侍女”则指隐士的侍妾。“能持藤瘿杯”,藤瘿杯,用藤做的酒杯。“侍女”能够拿着藤制的杯子喝酒,表现出隐士生活简朴,与世隔绝的特点,也显示出隐士的闲适和洒脱。“养鹿晓随原草去,放猿时摘野花来”,描绘出一幅恬静闲适的生活画面。

颈联写隐士的日常生活情景。“养鹿”是指驯养的小鹿跟随主人出去,而那些被驯养的小鹿也随着他去了,他不时地摘下一些野花来给小鹿吃。“时摘”(有时)一词写出了隐士的随意自在,体现了隐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尾联写隐士的居室环境。“近闻身口浑无累”,“身口”指的是身体和口舌,即身体没有生病,口舌也没有疾病,表明隐士身体健康,无忧无虑。“浑无累”是全然没有烦恼的意思。“槲叶黄菁绕宅栽”,意谓在院子里种植了一些槲树的叶子和黄菁菜,使庭院四周都充满了生机,表现出隐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钟爱。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作为载体,通过描写隐居者与世隔绝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