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 书一绝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 书一绝”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张孝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春,张孝祥在南康任上,与友人相聚时有感而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 书一绝”,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即为了缅怀曾经赞美过汀洲美景的柳恽所作的诗。这里的“追思”表明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思考;“柳恽”是南朝梁代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写江渚水乡的景色,语言清丽,富有情韵,被誉为“咏物之祖”。因此,作者在这里以柳恽为榜样,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汀洲已变昔时容,犹想当年咏物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变化。昔日的汀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作者依然能够想象到当年柳恽赞美水乡景色时的那份执着和用心。这里的“昔时容”指的是过去的景象,“咏物工”则是指善于用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

颈联“今人何意尚追攀,我亦忘情寄笔端。”则是作者对当代人的感叹。他看到人们现在仍然热衷于追逐时尚和名利,却忘记了去欣赏自然的美好。然而,作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选择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我亦忘情”表示作者尽管已经放下了过去的执念,但仍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寄笔端”则暗示了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托于笔墨之间,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尾联“何时得与子同游,更赋新篇共赏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