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武关道中

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
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武关道中》是宋代诗人寇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寇准:字平仲,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因其直言敢谏、敢于直言进谏而受到皇帝赏识。他曾任多项重要官职,并多次担任国家要职。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深受后人推崇。
  1. 作品原文
    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
    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

  2. 整体翻译

  • 行尘漠漠起西风:描述的是旅途中的尘土被风吹起,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 来往征轩似转蓬:通过比喻,描绘了旅途中人们像随风摇曳的蓬草一样,不断变换方向,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无常。
  • 驻马几多愁思苦:表达了诗人在看到武关道中乱蝉衰柳时,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这里的“愁思苦”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述,更是对人生、仕途的感慨与无奈。
  • 乱蝉衰柳武关中:以“乱蝉”和“衰柳”为景,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凄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1. 创作背景和鉴赏
  • 创作背景:据《宋史·寇准传》,此诗可能写于宋朝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这表明寇准在政治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也反映了他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个人经历。
  • 鉴赏: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武关道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感悟和无尽哀愁。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诗词的豪放派特色,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秋日武关道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