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玉溪 其二

长年闻老病,终日拥柴门。
冷落田文饭,凄凉北海樽。
功名看似梦,术业付诸孙。
慷慨临终语,精诚彻九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玉溪其二》是宋代诗人张九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九成,字子韶,号横山居士,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尤其擅长抒发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1. 诗歌原文
    长年闻老病,终日拥柴门。
    冷落田文饭,凄凉北海樽。
    功名看似梦,术业付诸孙。
    慷慨临终语,精诚彻九阍。

  2. 诗意解析

  • 长年闻老病,终日拥柴门。:描述了作者长期的疾病和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在简陋的家中度过的日常生活。这里的“柴门”象征了简朴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寂寞。
  • 冷落田文饭,凄凉北海樽。:通过“田文饭”暗指富贵荣华,而“北海樽”则可能代表着清高或孤傲。两者对比之下,突显出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一种感慨与反思。
  • 功名看似梦,术业付诸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虚无感和对传统传承的担忧。这里的“孙”字可能暗示着后辈继承前人事业,但也可能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悲观情绪。
  • 慷慨临终语,精诚彻九阍。: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坚持至死的豪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真理和信仰的执着追求。
  1. 艺术特色
  • 《悼玉溪其二》作为一首抒情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深沉且真挚。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柴门”、“北海樽”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文化内涵。
  • 整体上,该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历史背景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张九成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其诗歌自然也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 《悼玉溪其二》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悼玉溪其二》不仅展示了张九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张九成个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