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闰四月即事 其七

横浦亦何好,人烟眇荒墟。
所以常闭门,九年唯读书。
余幼好奇服,玉佩而琼琚。
念往复推来,薰然乐有馀。
客有不知者,笑我长勤渠。
目昏心则莹,道腴形自枯。
千载陶渊明,箪瓢常晏如。
譬彼鸡绣群,有此海鹤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未闰四月即事 其七》是宋代诗人张九成的一首五言律诗。张九成,字正甫,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以及社会的独特见解。张九成的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文风和深沉的情感著称,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张九成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却政治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九成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例如在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到他对读书人的推崇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反映出他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从内容方面看,张九成的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闭门不出的隐逸生活,以及他对知识的无尽追求。《辛未闰四月即事 其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批评态度。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于传统美德如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坚持。

从艺术手法来看,张九成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主题。诗中的“横浦亦何好,人烟眇荒墟”一句,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而紧接着的“所以常闭门,九年唯读书”则揭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主题,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张九成的《辛未闰四月即事 其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的宣言。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与个人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及古典诗词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扇通向古代文人世界的大门,值得反复品读与深入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