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同子宣平岚榭晚酌望南山而有作

相见常嗟相聚稀,平岚危榭对斜晖。
牛羊遍野草初绿,槐柳成阴春已归。
顶上绯生麋角解,嘴边黄尽燕初飞。
白头共作天涯客,几向南山咏式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端午同子宣平岚榭晚酌望南山而有作’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五月江水绿如染”,描绘了端午节时江水的景色。五月正值初夏,江水因为雨水充沛而呈现出翠绿色,仿佛被染上了一层绿色颜料。这里的“染”字用得非常传神,形象地描绘出了江水的颜色,让人仿佛能够闻到江水的味道,感受到江水的清凉。

第二句“黄鹂乱鸣春草长”,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鹂鸟在草丛中欢快地歌唱,给春天增添了一份生机。春天的草木生长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黄鹂鸟和春草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

第三句“青旗沽酒市桥旁”,描绘了市桥边的场景。青旗招展,人们正在市桥边购买酒菜。这句诗通过对市桥边的描绘,展现了城市的生活气息和繁华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身处热闹的城市之中,与世隔绝的心境。

第四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描绘了壮观的瀑布景象。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瀑布如同一条白色的长龙挂在山前,水流湍急,从高处直垂下来,落差达到了三千尺。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观和气势磅礴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瀑布比作银河从天而降,更加突出了瀑布的壮丽和神秘。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瀑布的美景,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六句“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鸡鸣日出的景象。诗人听到鸡鸣声,看到太阳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我欲因之梦相求,醒后不知山下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他想要借助梦境来实现自己的追求,但醒来后却不知道山下的事情。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