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贺冬至

烛满天街晓漏长,杜门牢落叹台纲。
金吾六卒闲私第,玉笋千官守未央。
五贵吁谟恩盗贼,一朝新事劾风霜。
尧天咫尺横云雾,遥庆南山万寿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商英的《进贺冬至》是一首表达对冬至节气重视以及庆贺习俗的诗歌。该诗通过描绘冬至日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俗,反映了古人对这一节气的敬畏和庆祝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宋代蜀州新津人。张商英在仕途上经历了起伏,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通川主簿、通检中书礼房公事等。
  • 文学成就:张商英的文学作品不多,但《进贺冬至》是他为数不多的诗词之一,展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
  1. 作品原文与解析
  • 原文:《烛满天街晓漏长,杜门牢落叹台纲。金吾六卒闲私第,玉笋千官守未央。五贵吁谟恩盗贼,一朝新事劾风霜。尧天咫尺横云雾,遥庆南山万寿觞。》
  •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的夜晚,人们在家中闭门不出,感叹朝政的纷乱。诗中的“金吾”指的是皇宫禁卫,而“玉笋千官”则指朝廷官员。表达了作者在冬至这个特殊日子里,对于朝政混乱的感慨。
  1. 诗中意象分析
  • 烛光满天:冬至之夜,家家户户点起蜡烛,照亮了整个夜空,形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神秘的画面。
  • 台纲牢落:这里的“台纲”指的是朝廷的纲纪,而“牢落”则形容其衰败的状态。诗人用此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
  1. 文化意义解读
  • 冬至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换的重要时刻,象征着冬去春来。
  • 民间习俗: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全民庆祝的日子。《四民月令》中提到“冬至要‘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耆老”,表明了古人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尊敬和祝福。
  1. 艺术特色探讨
  • 抒情手法:张商英在《进贺冬至》中运用了抒情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感慨,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语言风格:诗中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进贺冬至》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人传诵不衰。它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后世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成为了研究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教育意义:这首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张商英的《进贺冬至》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是一扇窥视古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