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松竹自生寒,两穴茫茫彻鬼关。
风窃虎威时弄草,泉欺龙睡故离山。
不嫌淅沥惊尘耳,聊挹清泠洗病颜。
窗外月高湘簟冷,更无闲梦到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岭头松竹自生寒,两穴茫茫彻鬼关。
风窃虎威时弄草,泉欺龙睡故离山。
不嫌淅沥惊尘耳,聊挹清泠洗病颜。
窗外月高湘簟冷,更无闲梦到人间。
《题风水洞》
《题风水洞》,一首北宋诗人张商英创作的七言律诗,它以深邃的意象和精湛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巧妙结合。这首诗通过描绘岭头的松竹、风虎、泉水等元素,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淡泊与宁静追求。
首句“岭头松竹自生寒”,便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紧接着,“两穴茫茫彻鬼关”一句,用鬼关暗喻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神秘,给人以深刻的震撼。“风窃虎威时弄草”中,虎威与风势相互映衬,既表现了自然界的雄壮力量,也暗示了人生在逆境中的挣扎与反抗。
诗中“不嫌淅沥惊尘耳,聊挹清冷洗病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仿佛是说,即使是细雨淅沥之声也不觉得刺耳,反而能够洗去身心的疲惫。窗外月高,湘簟冷,更是点明了诗人追求清凉世界、远离喧嚣的决心。
《题风水洞》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它告诉我们,面对纷扰的世界和复杂的人生,我们或许可以选择一种超然的心态,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