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丞相十首·其六》是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他对于国士的孤愤和对君王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杰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背景:
- 张元干,北宋词人、诗人。曾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等职,因直言抗金而被罢官,后在秦桧当政时期遭迫害。他曾赋《贺新郎》词赠予李纲,因其直言不讳而遭到秦桧的追究。
- 诗作原文:
- 国士多孤愤,君侯特长雄。
- 玉墀曾复辟,铁券会论功。
- 宇宙尊文物,华夷界土风。
- 力扶炎运正,此意合苍穹。
- 诗作注释:
- “国士”指的是有才能、有志向的人。
- “君侯”指代张丞相,表明张元干对其的高度尊敬。
- “玉墀”、“铁券”分别指皇帝的台阶和赐给功臣的凭证。
- “宇宙”指天地之间。
- “华夷”指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
- “土风”指当地的风俗习惯。
- “炎运”指国家的命运或时代的趋势。
- “合”意为符合、顺应。
- 诗作译文:
- 许多志士都怀有满腹的愤懑,而您则是最为突出的人物。
- 您曾重新登上朝廷台阶,享受着铁券的恩惠;您的功绩会被世人铭记。
- 在天地之间,我们尊重文化和礼仪;在中原和周边地区,我们划分出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 我们致力于扶持国家命运的正确发展,这种决心与天穹相契合。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 诗中多次使用“雄”、“伟”等字词赞美张丞相的卓越才能和伟大成就。
- 通过对国家、文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
-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敬意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政治理想。
- 评析:
- 张元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
- 作为一位经历过战乱与政治风波的诗人,张元干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对和平的渴望。
- 创作背景:
- 宋徽宗宣和年间(约公元1119年),金朝南侵,宋室南渡。此时,张元干应召入京,但因直言进谏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职,此后一直不得重用。这段经历使他对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上张丞相十首·其六》是宋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