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其二

王孙胸次足丘壑,幻出山阴访戴图。
草屋柴扉闭风雨,客来空去得知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序文,收录于《宋学士文集》卷一。这篇序文是宋濂对赵唐卿所藏访戴图的题跋,表达了他对画中人物的赞美以及对画家赵唐卿的敬意。在这篇序文中,宋濂详细描述了画作的内容、风格以及自己的感受,通过对画作和作者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欣赏。同时,宋濂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看法,强调了人生的短暂性和无常性,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其二》全文如下:

访戴图二首其一

访戴图其二

访戴图者,赵唐卿所藏也,予得而读之,乃其先人王君所为,意欲以访戴之事,示子孙之戒惧。

图中人物皆古衣冠之制,而神情举止则如生。予尝谓:画之道,有六法焉,然必兼备四时之景致,然后能传神写照。今观此图,虽未尽善,然足以见古人之遗风矣。

昔者孔子游曲阜,过陈蔡之间,曾子问曰:“何为乎?”孔子曰:“求之也。”曾子曰:“无求之邪?”子曰:“非与?吾无求哉!斯可以已矣。”夫曾子之问,可谓切至矣。而孔子答以不以求为求,盖深探性命之理,而知止足之分也。

予观此图,亦有所悟焉。图中人物,皆有所托于物者,而未尝有所求于人也。是以虽遇危难,而能安贫乐道,不以富贵利禄为心。此岂非曾子所谓“求之”者耶?

然而人之为学,亦有进有退,不可一概而论也。若夫富贵之家,往往以富贵为荣,而不知其所以荣者;贫贱之地,则以贫贱为辱,而不知其所以辱者。故学者当知进退之分,而审其所处之宜也。

夫天下之事,固非一日之功所能成就也。而人之志向不同,其成功之日亦异。或十年磨一剑,或三年聚一堂,各有所成,各有所待。故学者当立志高远,而勿忘其所从之本也。

嗟乎!世之君子,多务于名利之场,而不知所以为君子之道。吾观此图,亦可见古人之用心矣。愿后之人,皆能以此为鉴,而勿使前贤之业,湮没于后世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