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二 荼有感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
荼蘼斗帐罢熏炉。
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
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
一枝春瘦想如初。
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 其二 荼有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词,其作者是宋代的张元干。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张元干(1091年—1161年),字于湖,号芦川道人、真隐山人等,汉族,庆元府奉化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文学家、抗金名将。张元干早年曾跟从主战派李光等人抗金,但屡遭投降派的谗言攻击,最终被贬谪,晚年在福建漳州任上病逝。他的作品以慷慨悲壮著称,风格沉雄豪迈,善于表达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1. 诗词原文及注释
  • 原文
    睡起娇多泪未干,薄罗小扇碧纱闲。
    须臾鹊噪春窗破,薄幸不来门自开。
  • 注释
    (1) 睡起娇多泪未干:醒来后看到娇美的容颜却还未擦去泪水。
    (2) 薄罗小扇碧纱闲:穿着轻薄的罗衣,手持小扇悠然自在。
    (3) 须臾鹊噪春窗破:忽然间听到喜鹊叫声,仿佛春天的门窗都被打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4) 薄幸不来门自开:即使薄情的人不来,我家门自然敞开。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妇清晨醒来,看到娇美的面容却还未擦去泪水的情景。她穿着轻薄的罗衣,手持小扇悠然自在,仿佛在享受宁静的时光。然而,突然之间,喜鹊的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春天的门窗都被打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尽管薄情的人不来,但门自然敞开,暗示着内心的期待。

《临江仙二首·荼有感》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