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中秋

桂子吹香清不眠,相逢还在翠屏边。
一轮明月依人好,两载中秋特地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台中秋》是宋代诗人张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作品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与桂香,更蕴含了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切思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背景:张侃字直夫,宋扬州人,寓居吴兴,历官上虞丞。他一生坎坷,其父因谄媚权奸而受世诟病,张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他的诗作以清隽圆转、时有闲淡之致著称,有《拙轩集》传世。
  2. 诗歌原文
    桂子吹香清不眠,相逢还在翠屏边。
    一轮明月依人好,两载中秋特地圆。
  3. 诗歌赏析
  • 首句“桂子吹香清不眠”以桂花的香气作为引子,带出了中秋夜的清幽与宁静。
  • “人间系情事, 何处不相思”,这两句道破了人们心中无法抑制的情感,在中秋佳节之际,每个人都可能因月色而勾起内心的眷恋,因为思念之情在这个时刻变得更加浓烈。
  1. 艺术特色:张侃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夜晚的静谧与月光下的团聚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中秋佳节的独特魅力。同时,他还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将月亮比作人间的纽带,将人们的思念之情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2.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中秋节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丰富多样。而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演变。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节日,而是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思念的重要方式。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月亮节。

《金台中秋》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它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