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友德友来索赐茶仆无之也 其二

仇池诗中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行。
钻馀权幸亦及我,十辈走前公试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送周德孺诗二首·其二》。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描写茶叶的生长和制作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诗的第一句“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孺”,直接点明了送别的目的,即用茶芽来送给周德孺。茶芽是指茶叶生长过程中最嫩的部分,象征着友谊的美好和珍贵。而焦坑则是制作茶的地方,这里的“送”字既指赠送物品,也暗示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

第二句“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孺”,则进一步描绘了茶叶的生长环境,强调了茶叶的品质和制作过程的重要性。这里的“以茶芽焦坑送”不仅表达了送别的意义,也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诗的第三句“周德孺来索赐茶”,则是对朋友来访的描述,表明了朋友的到来让这个场景变得生动起来。这里的“索赐茶”不仅指索取茶叶,更包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最后一句“仆无之也 其二”,则是诗人对于无法满足友人需求的无奈和遗憾。这里的“仆无之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深深的关爱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茶叶生长环境的描绘和对友人来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在面对无法满足友人需求时的无奈和遗憾。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