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 其一

泽国秋霖涨渺弥,天都久客厌驱驰。
不辞短褐供莱戏,苦忆长头课楚词。
帐望巾车陶靖节,浪闻推毂郑当时。
此身长恐儒冠误,已愧当年学稼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我”与“道士”的交往为主线,通过“道士”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其解释:

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 其一
黄庭坚
道人有诗名天下,诗中字字如食蟹。
人间爱憎太分明,那得皮毛无所害。
吾侪无地可容身,放浪声名自兹始。
平生所学唯笔砚,岂复文章愧韩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下是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解释:

  1. “道人有诗名天下”:这里指的是道士李道士的诗作非常有名,他的诗作在人间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 “诗中字字如食蟹”:这里形容道士李道士的诗作非常生动形象,每一个字都像吃蟹一样,让人感觉鲜美可口。
  3. “人间爱憎太分明”:这里表示世间对好坏、善恶的判断非常清晰明确,没有模糊之处。
  4. “那得皮毛无所害”:这里的“皮毛”比喻事物表面的、肤浅的部分,意思是说道士李道士的诗作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美,但如果没有深入理解和领悟其中的精髓,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5. “吾侪无地可容身”:这里表示诗人觉得自己无处可以藏身,无法逃避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6. “放浪声名自兹始”:这里的“放浪”意味着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声名”指的是名声和地位。诗人表示从这一刻开始,他决定要追随道士李道士的脚步,追求自由和独立。
  7. “平生所学唯笔砚”:这里的“笔砚”指的是文人墨客用来写作的工具,诗人表示自己一生所学的都是笔墨纸砚这些文人之事,从未涉足其他领域。
  8. “岂复文章愧韩柳”:这里的“韩柳”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诗人表示自己不会因为学习了韩愈和柳宗元的文学成就而感到羞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