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晚兴

微月破幽树,草露生夕凉。
夏木纷已成,时禽暮归翔。
闲花自白红,无人领幽芳。
晚沐岸轻帻,披衣暂倘佯。
外徇志自局,理会言可忘。
俯仰婚宦初,未省离土疆。
那知天壤内,有地名魏塘。
朅来岁再华,及此身方强。
岂但理茨栋,种树日望长。
分将百年身,送老湖海荒。
人生等如寓,何必还故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晚兴》是宋朝诗人张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诗情画意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微月破幽树,草露生夕凉。
    夏木纷已成,时禽暮归翔。
    闲花自白红,无人领幽芳。
    晚沐岸轻帻,披衣暂倘佯。
    外徇志自局,理会言可忘。
    俯仰婚宦初,未省离土疆。
    朅来岁再华,及此身方强。
    岂但理茨栋,种树日望长。
    分将百年身,送老湖海荒。
    人生等如寓,何必还故乡。

  2. 诗歌赏析

  • 张嵲的这首《初夏晚兴》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描绘了初夏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
  • 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晚画面,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草地上的露水散发着凉爽的气息。随后的句子则转入对自然界中生物的描述,如“夏木纷已成”表达了夏日树木茂盛的景象,“时禽暮归翔”则描绘了鸟儿归巢的生动场景。
  • 诗人通过对花草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闲花自白红,无人领幽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花朵的颜色,更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内心的宁静。
  • 最后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诗人感叹自己的仕途和生活状态,表示虽然忙碌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追求的是长久的生活理想而非短暂的名利。
  1. 创作背景
  • 《初夏晚兴》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据史料记载,张嵲在官场经历了不少起伏,他曾在多个职位上任职,包括从校书郎到著作郎等多个职位。这些工作经历使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并体验自然之美。
  1. 文化意义
  • 《初夏晚兴》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景画。它的艺术魅力在于能够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1. 文学影响
  • 作为文学作品,《初夏晚兴》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还在内容上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它代表了宋朝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张嵲的《初夏晚兴》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它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