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顺阳

浮云作晓阴,未放寒日光。
平冈连县郭,草树郁苍苍。
清溪贯其中,可以一苇航。
西流合汉沔,水外山微茫。
红叶明碧林,下有寒菊芳。
蜂蝶纷已去,无风徒自香。
我欲寄所思,远在天一方。
安得千里足,宽余九回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顺阳》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该诗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嵲(Niè),字巨山,号紫微居士,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担任校书郎、著作郎等职务。他的生平在《紫微集》中有所记载,该诗集是他留下的一部重要作品。
  1. 诗作原文
  • 浮云作晓阴,未放寒日光。平冈连县郭,草树郁苍苍。清溪贯其中,可以一苇航。西流合汉沔,水外山微茫。蜂蝶纷已去,无风徒自香。我欲寄所思,远在天一方。安得千里足,宽余九回扬。
  1. 诗意赏析
  • 首四句写景,通过描绘早晨薄雾中的阴霾和尚未散尽的寒冷阳光,展现了一幅清晨宁静的画面。接着写到平缓的山丘与县城相连,草木茂盛,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最后两句则转向了自然景象,描写了清澈的小溪贯穿其间,船只得以航行。然而随着水流向西流入汉江,远处的山峦开始变得模糊,似乎隐入了远方。随后又转到了对飞虫和蝴蝶的描绘,它们已经消失在风中,只留下香气独自飘逸。最后的几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心中所思念的人或事寄予远方的愿望,但苦于没有足够快的双脚能够到达,只能空有余力扬起船帆。
  1. 创作背景
  • 《出顺阳》的创作时间虽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这首诗应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张嵲被召试之后所作,那时他可能已经在朝廷任职。

《出顺阳》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它不仅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生活,还折射出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