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寺诗

官舟转城隅,十里虎丘路。
招提占山顶,像设俨廊庑。
池深归宝剑,石老化蹲虎。
晋时生法师,谈辩阿佛祖。
至今讲经地,往往拾花雨。
我行及摇落,秋色侵杖屦。
衲僧施净供,汲井荐牛乳。
平台俯旷野,䆉稏莽四顾。
累累多新冢,不见真娘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虎丘寺》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山色如黛,虎丘寺前碧草青。
    古木参天,雄鹰翱翔寻古迹。
    石径蜿蜒,登高远眺览胜景。
    松涛阵阵,秋风中闻古钟声。

  2. 创作背景
    《游虎丘寺》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虎丘的山峦和寺院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古老寺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历史的沧桑感。

  3. 主题内容

  • 自然景色:诗歌首联紧扣题目,通过对虎丘山峰的高峻、碧绿及其险要的描述,展现了虎丘的自然美景。颔联则转向寺院内部,描写了院内优美的景色,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宁静的佛寺之中。
  • 历史沧桑:颈联紧承颔联,通过虚写转入实写,进一步展示了虎丘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虎丘山寺深深的敬慕之情,甚至流连忘返,这种情感渗透在整首诗中,使读者不仅感受到虎丘的壮丽景色,还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敬意。
  1. 艺术风格
    《游虎丘寺》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虎丘的静谧与历史的沉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2. 历史意义
    《游虎丘寺》不仅是王禹偁的代表作之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游客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纷纷在虎丘寺留下“铁华岩”等题词,这些题词成为了虎丘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这首诗也被广泛引用,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王禹偁的《游虎丘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它都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