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有作

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山间。
此心无着身长健,明岁秋高却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山有作”并非张栻的诗作,而是由宋朝林用中的七言绝句,名为《将下山有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昔日乘舆住此山,爱山五日住山间。今朝忽动思归兴,得伴先生杖屦还。

  2. 诗歌赏析

  • 林用中在《将下山有作》中表达了对山的深厚情感。他曾经乘坐轿子在此山停留,享受着山间的宁静与美丽,度过了五天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内心开始产生一种想要离开的感觉,这种思乡之情逐渐强烈起来。
  • 当他想到明年夏天时,他决定回到故乡去。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作者从最初的留恋到最终的决定,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的渴望。
  1. 诗歌背景
  • 林用中的生平不详,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宋孝宗淳熙年间(约公元1174年—1189年)创作了这首诗。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1. 诗歌鉴赏
  • 《将下山有作》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诗中“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不间”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及其不愿轻易离去的心情;“此心无着身长健,明岁秋高却往还”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未来的期盼。
  •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文人生活的宝贵资料。

通过深入探讨“下山有作”,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