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山间。
此心无着身长健,明岁秋高却往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赏析时要结合全诗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山间”,前两句是说诗人在山中住了五日,然后下山回家,但一到家就又上山了。“此心”三句是说:我的这颗心没有依附的地方,我的身体就会长久地健壮,明年夏天的秋天我又可以回到这山林中去。
“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山间”,从字面上看,诗人似乎有留恋山中的意思。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留恋山中。因为,他并不是真的爱那山景、山色、山形、山貌;也不是真的爱那里的清幽,而是喜欢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此心”无处安放。“此心无着身长健”,这里的“此心”指的是诗人那颗不依附任何事物、追求自由的心。诗人认为,只有把这颗心放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去锻炼,才能使它永远保持健康、活泼的状态。“明岁秋高却往还”,诗人打算明年秋天再来,再次过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答案】
译文:五天的山行后又下山了,喜爱山中景色不想离开。这颗心没有依附的地方,身体就长久地健壮。明年秋高
时节再回来。
注释:五日山行:五天的山中行程。却:表示转折的连词。往还:指往来。
赏析:这首诗写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作者贬谪黄州后。诗人当时已五十多岁,在政治生涯中遭受挫折
,思想情绪不免有些消沉。但他并没有像一些士大夫一样消极颓废,而是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首诗就是他这种情
绪的真实反映。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