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收花尚瘦,风静江不湍。
元戎肃千骑,历览无留难。
好景要徐出,微云故遮阑。
惟春布嘉惠,公岂乐游观。
庞眉八十老,扶杖来蹒跚。
去年幸一稔,何以报长官。
酌酒公自劳,得无有愁叹。
嗟哉三章约,所贵简且宽。
黄堂载清静,自觉田里安。
须公出妙语,兹游记不刊。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春天,当时白居易担任中书舍人。诗中通过描写作者与友人在北郊共同劳动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以及自己作为文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
以下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北郊行处绿云合,东皋耕来黄犊肥。
君家旧有好风俗,今日相从又分题。
不知谁家新嫁女,红妆满地如朝霞。
不知何处新种柳,翠色连天接野桥。
我亦随君不辞远,马头渐入南山坳。
但觉尘埃生两脚,那知天地阔三江。
此中辛苦应须惜,况复农时天气和。
莫学田家少长健,争先夺后苦相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郊的美景和农事活动,体现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北郊行处绿云合”形象地描绘了北郊农田郁郁葱葱的景象;“东皋耕来黄犊肥”则展现了农家春耕的繁忙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敬意。
诗人在诗中还巧妙地借用了新婚女子、新栽柳树等元素,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例如,“不知谁家新嫁女,红妆满地如朝霞”不仅描绘了新娘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不知何处新种柳,翠色连天接野桥”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优美,充满了人文关怀。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捕捉,白居易成功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