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默修禅观,龙升虎自闲。
眼开俱是道,心定亦无山。
瘿木床三尺,蓬茅屋半间。
炼成真积力,策景到瑶关。
寄任居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任居士》是宋代张炜的诗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修行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寄任居士》描绘了一个宁静淡泊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远离世俗喧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画面。诗中的“师默修禅观”反映了作者对佛学修行的执着追求,而“龙升虎自闲”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的简朴,更体现在精神层面的超然和宁静。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富有韵味。《寄任居士》采用了传统的五言诗形式,四句二十八字,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首二句“师默修禅观,龙升虎自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里的“师默”意味着静心修行,而“龙升虎自闲”则形象地比喻了修行者达到的一种境界,既不被外界纷扰所动,也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叠加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眼开俱是道,心定亦无山。”这句诗通过对比眼开与心定的状态,强调了内心世界的清净和超然。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层次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和引人入胜。
《寄任居士》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认识。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因为忙碌的生活节奏而忽视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心灵的放松。这首诗提醒人们,即使在现代生活压力之下,也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修养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寄任居士》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作,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旅行。它教会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由,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