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乘月坐胡床,帘底高张蜜炬香。
随意尊罍供北海,等闲谈论到羲皇。
三朝旧德真忘分,一介微官倍有光。
礼绝百寮明日事,可能重许上公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须乘月坐胡床,帘底高张蜜炬香。
随意尊罍供北海,等闲谈论到羲皇。
三朝旧德真忘分,一介微官倍有光。
礼绝百寮明日事,可能重许上公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和徐仲车坐中出所知及见二侍儿诗次韵》。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位仅一年而病逝于钟山(今南京市西南)。其政治上坚决主张新法,历史上称之为“王安石变法”。他提倡诗文革新,对宋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亦擅长词章。他的诗题材广阔,尤其长于五律、五绝。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强烈的政治激情,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和感受,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他与苏轼并称为“苏王”,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两颗巨星。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语言简练,逻辑严密,以雄浑豪放著称。《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散文,记叙作者于嘉祐三年(1058)游览褒禅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