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寿见复用前韵奉答

瓶空何必醉如泥,送客谁能过虎溪。
一枕闭门追蝶梦,两行森木听莺啼。
新诗未读心先伏,细字徐看眼欲迷。
笔底春风有生意,他年桃李会成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伯寿见复用前韵奉答》是宋代张纲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瓶空何必醉如泥,送客谁能过虎溪。
    一枕闭门追蝶梦,两行森木听莺啼。
    新诗未读心先伏,细字徐看眼欲迷。
    笔底春风有生意,他年桃李会成蹊。

  2. 诗歌赏析

  • 《王伯寿见复用前韵奉答》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瓶空”、“送客”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超然态度。
  • 在艺术表现上,张纲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田园的闲适之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深的艺术造诣。
  1. 创作背景
  • 张纲,字彦正,晚号华阳老人。《王伯寿见复用前韵奉答》创作于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以上舍及第后不久,与蔡京不合而被挤罢职后,久居故官并多次论列时政,后以参知政事告老还乡。
  •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与友人王伯寿交流中,受到对方的启发或回应而作。王伯寿可能用前韵相和,因此张纲以同样韵脚作答,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和文人之间的互相呼应。
  1. 作者简介:
  • 张纲,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人,北宋文学家。入太学,三中首选,徽宗政和四年以上舍及第,特授太学官。除校书郎,论事与蔡京不合,被挤罢职。
  1. 作品影响
  • 《王伯寿见复用前韵奉答》是研究北宋时期文人交往、文学创作的重要文献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伯寿见复用前韵奉答》不仅是一首表达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文学作品,也是张纲艺术创作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也能够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和文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