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三

高才自是古梅仙,彩棒何须向壁悬。
晋盗奔秦无一事,炉薰深炷好安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张纲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诗的作者进行深入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纲,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生活在宋朝时期。他的生平主要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为官生涯,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被民间誉为“清官”的典型。
  1. 作品原文
  • 高才自是古梅仙,綵棒何须向壁悬。
  • 晋盗奔秦无一事,炉薰深炷好安禅。
  1. 诗意解析
  • “高才自是古梅仙”:这里的“高才”指的是张纲本人,他具有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将他比作“古梅仙”,表明他在道德上与古代仙人相似,有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 “綵棒何须向壁悬”:这句诗表达了张纲对于世俗名利的看法,认为华丽的物品(如彩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品德。他不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
  • “晋盗奔秦无一事,炉薰深炷好安禅”: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张纲的淡泊名利和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他认为晋朝的王敦和东晋的桓温都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而他只是默默地享受着生活的宁静和安宁。
  1. 诗歌鉴赏
  •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张纲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深刻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纲的思想和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宋代文人思想和生活态度的重要资料。

张纲的这首《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词,更是对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展示。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正直、淡泊名利的文人形象,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