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钱筠甫三首 其一

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
城西古寺来何处,今日分携独向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钱筠甫三首》是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

张耒,字文潜,号陶庵,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他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后迁居楚州(今江苏淮安)。张耒一生经历了政治的动荡和个人的变迁,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友情、人生的感慨。

《别钱筠甫三首》是张耒晚年创作的一组诗,共有三首,每首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及对未来的期许。在《别钱筠甫三首 其一》中,张耒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钱筠甫分离的场景,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中的“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展现了诗人彻夜难眠的心情,以及因分离而感到的空虚和悲伤。“城西古寺来何处,今日分携独向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张耒的这组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宋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别钱筠甫三首》作为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