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昌朝赴太原幕府

去国重为客,送君还复归。
天寒雨细光景促,且就东城寺中宿。
寺当蒲坂望屋庐,日暮无由辨乔木。
既已唯诺难自由,虽欲一日安可留。
吾辈事势不大殊,此际兴味复何如,归来愁坐独嗟吁。
毕竟岂如村野老,或尔富民城郭居。
雨旸寒𣋉都不与,亲戚满眼身不孤。
乃知平生走薄宦,正似痴牛引重车。
险夷缭络不知止,祗得终年困道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薛昌朝赴太原幕府》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以下是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诗歌原文
    去国重为客,送君还复归。天寒雨细光景促,且就东城寺中宿。寺当蒲坂望屋庐,日暮无由辨乔木。既已唯诺难自由,虽欲一日安可留。归来愁坐独嗟吁。毕竟岂如村野老,或尔富民城郭居。雨旸寒燠都不与,亲戚满眼身不孤。乃知平生走薄官,正似痴牛引重车。险夷缭络不知止,祇得终年困道涂。
  2.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当时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文人常常面临着仕途不顺、生活困苦等现实问题。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舜民任官生涯中的一个低谷时期所写,通过对友人薛昌朝即将赴太原幕府的情景描写,寄托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3. 作品鉴赏: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张舜民以“去国重为客,送君还复归”开篇,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身份和对于离别场景的感受。接着“天寒雨细光景促,且就东城寺中宿”一句,描绘了一幅冬雨凄清的景象,暗示了薛昌朝赴任的不易和路途的艰辛。“寺当蒲坂望屋庐,日暮无由办乔木”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路途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即将赴任的场景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送薛昌朝赴太原幕府》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