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重为客,送君还复归。
天寒雨细光景促,且就东城寺中宿。
寺当蒲坂望屋庐,日暮无由辨乔木。
既已唯诺难自由,虽欲一日安可留。
吾辈事势不大殊,此际兴味复何如,归来愁坐独嗟吁。
毕竟岂如村野老,或尔富民城郭居。
雨旸寒𣋉都不与,亲戚满眼身不孤。
乃知平生走薄宦,正似痴牛引重车。
险夷缭络不知止,祗得终年困道涂。
【注释】
(1)去国:离开朝廷。
重为客:再次作客。
(2)送君还复归:送薛昌朝赴太原幕府,又送他回来。
(3)景:景物,这里指时间。促:短促。
(4)东城: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北。
(5)寺当蒲坂望屋庐:寺院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可以远眺房屋的屋顶。蒲坂,即蒲州,古称安邑、蒲津,今属山西大宁县。
(6)无由辨乔木:无法辨别是高是矮的树木。
(7)唯诺难自由:只能答应,却难以自由。
(8)一日安可留:哪里可以停留一天呢?
(9)吾辈事势不大殊:我们的处境没有多大差别。吾辈,我们这些人。
(10)此际兴味复何如:在这个时候的兴致和情趣如何。
(11)竟:终。嗟吁:叹息声。
(12)毕竟岂如村野老:终究不如乡村的老翁。
(13)或尔富民城郭居:或许你们这些富有的人住的是城中的宅院。
(14)走薄宦:做官。
(15)痴牛引重车:像一头笨牛一样拉着沉重的车子。
(16)险夷缭络不知止:山高路险,曲折环绕,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
(17)祗得终年困道涂:只能够整年奔波在路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告别时写的赠别诗。首联点明送别的对象,并写出了离别后再次相逢的情境;颔联写送别时所见之景;颈联写对友人未来境遇的忧虑;尾联表达出自己不能随同友人去太原幕府的惆怅之情。全诗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淡中见奇峭。此诗是一首抒情小诗,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抒发自己的心情,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