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诃诃,栖岩老法师,寄我牧牛颂。
我是人间百岁人,今朝却作婴儿弄。
堪笑其间有一牛,满身变白尾犹黑。
想君不是上上根,教人费尽闲心力。
我昔有一牛,其毛元自白。
如今牛已无,欲求不可得。
蓑笠与鞭绳,同时皆弃掷。
身心无住著,冷坐溪边石。
却问山中人,闲寻牧牛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王建(约公元768年—约公元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唐代诗人。出身寒微,但聪明好学,有理想、有抱负。一生不及第,曾任县、州、府及中央官,后辞官归隐。与张籍友善。其诗长于短篇,题材广泛,尤工乐府。文才横溢,与张籍齐名,时称“张王”。王建精通音律,能诗善词,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诃诃诃,栖岩老法师,寄我牧牛颂。
诃诃诃,这是和尚在吟诵诗句。栖岩老法师,指和尚福公,他给我寄来了一首牧牛颂。
我是人间百岁人,今朝却作婴儿弄。
我是人间百岁的老人,今天却像一个婴儿一样玩耍。
堪笑其间有一牛,满身变白尾犹黑。
真是可笑,这头牛居然全身变白了尾巴还黑。
想君不是上上根,教人费尽闲心力。
我想你并不是天生的上等根器,让我为你操心费力。
我昔有一牛,其毛元自白。
我曾经养过一头牛,它的毛本来都是白色的。
如今牛已无,欲求不可得。
现在那头牛已经没有了,想要找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蓑笠与鞭绳,同时皆弃掷。
蓑衣和皮鞭绳子,一起都被抛弃了。
身心无住著,冷坐溪边石。
身心都没有固定的寄托,冷冰冰地坐在溪边的石头上。
却问山中人,闲寻牧牛客。
反而去问山里的人,想找那位闲逛的牧牛者。
注释:
- 诃诃诃:佛教用语,表示赞叹或称赞。
- 栖岩老法师:指的是和尚福公。
- 百岁人:百岁老人,即一百岁的人。
- 婴儿弄:像婴儿一样玩耍。
- 上上根:指天资聪颖、根基深厚的人。
- 蓑笠与鞭绳:指牧牛用的蓑衣和皮鞭绳子。
- 溪边石:指溪流旁的石头。
- 山中人:指山里的人。
- 闲寻牧牛客:悠闲地寻找牧牛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和尚福公寄来的牧牛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人比作百岁的老人、用牛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无常等,都富有深刻的寓意。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