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馀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僧访法喜寺寻登绿野亭

平生乐游观,几欲遍区宇。
足力有限量,胜处空默数。
馀杭旧名邑,相距才步武。
苏翁绿野咏,方册每欣睹。
朅来始经行,解担日蹉午。
招提略憩倦,炉熏散云缕。
上人别累年,省识但能祖。
应怜忧患迹,官路还踽踽。
将勤设瓜果,就荫指栅楰。
少焉汤浴罢,作意访奇古。
相从到邻寺,儒宫换堂庑。
揆昔列钟鱼,俄此登簋簠。
万法迭成坏,纷纷竞谁主。
旋陟陂上亭,倾摧几风雨。
老柳不复见,危阑试凭俯。
青山幸萦绕,宁暇问秦禹。
水流天接处,桑塍间蔬圃。
种莲止坳塘,炊烟莽村聚。
咨嗟杂慰快,拟去还眷怃。
一笑诗已成,驰奔遽忘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陆游所作,描绘了作者与两位僧人在余杭普救寺、法喜寺和绿野亭的探访经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宿馀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僧访法喜寺寻登绿野亭》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旅途中偶遇为缘起,以寻访寺庙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向往之情。

首联“宿馀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僧访法喜寺”写诗人在余杭停留期间,与同讷义二僧一同探访法喜寺的情景。普救寺位于余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诗人在这里遇到了同讷义二僧,并一起前往法喜寺探访。

颔联“寻登绿野亭”写诗人在法喜寺附近寻找一处可以欣赏美景的地方,即绿野亭。绿野亭位于法喜寺附近,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颈联“山色入楼空翠合”写诗人登上绿野亭,远望周围的山峦和树木,景色如画,让人心旷神怡。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仿佛与山水融为一体。

尾联“一尊香火今犹在,万古山川自昔人”写诗人在绿野亭的所见所感,感慨时光流逝,虽然一尊香火仍在,但万古山川依然存在,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而我们也应该珍惜当下,把握人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也寓意着人生哲理,值得读者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