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郎中 泗州得替

历选临淮守,多闻政术偏。
若柔非似水,即是急如弦。
下吏或弄法,属僚时窃权。
邀权沸钟鼓,市誉饰庖笾。
此弊岁月久,何人才业全。
我公来作郡,众口悉称贤。
宽猛履中道,勤劳经比年。
宪章难尔枉,纲纪自吾专。
间喜文字饮,懒开歌舞筵。
迎宾常倒屣,酌水每留钱。
无愧古循吏,岂同今备员。
频升功状最,宜待宠章甄。
上意深嘉乃,高怀遽撇然。
琳宫愿监董,铃阁厌拘牵。
帝惜惟良去,公逾所请坚。
俄闻拜俞诏,得往阅陈编。
未可谋真隐,行当被峻迁。
散材蒙剪拂,殊遇绝夤缘。
有立期他日,无望报二天。
聊将感知泪,洒送北归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郎中泗州得替》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强至已经取得了乡试第一的好成绩,并在庆历六年(1046年)考中了进士,之后在皇佑二年(1050年)至皇祐三年(1051年)期间,先后担任泗州司理参军、浦江令、东阳、元城令等官职。

《送陈郎中泗州得替》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陈郎中在泗州任职的经历,表达了对其治理有方、廉洁奉公的赞美之情。诗中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展示了作者对政治清明、官吏清廉的向往与追求。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这首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是强至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北宋时期官场风貌和士人心态的宝贵资料。此外,《送陈郎中泗州得替》的艺术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情感表达与自然意象的融合。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唐代韩愈《醉赠张秘书》中的“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一句的赏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批判主题。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考虑,这首诗不仅是强至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以及如何在面对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判断和坚定的信念。

《送陈郎中泗州得替》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在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爱好文学的学生和研究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扇通向古代文化宝库的窗口,值得深入探索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