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八

客路逢寒食,欣同不系舟。
闲中聊适性,要地固抽头。
不作扬州梦,何能贾客留。
壮怀今断断,世事任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塘值清明八首·其八》是宋朝诗人曹勋的一首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客路逢寒食,
  • 划船闹水干。
  • 娇云易得雨,
  • 暴冷不成寒。
  • 白水连天去,
  • 繁桃触目看。
  • 朝来有家信,
  • 稚子报平安。
  1. 诗意解析
  • 客路逢寒食:描述了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行走在客旅之路上,感受到了寒食节的氛围和氛围。
  • 划船闹水干:通过划船这一动作,展现了清明节期间水乡特有的热闹场景。
  • 娇云易得雨:描绘了春雨如丝,轻柔地落在娇嫩的云朵上的景象。
  • 暴冷不成寒:表达了虽然天气突然变冷,但并没有达到寒冷的程度。
  • 白水连天去:形容白色的水流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繁桃触目看:桃花盛开,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
  • 朝来有家信:收到家人的来信,带来了温馨和安慰。
  • 稚子报平安:家中的孩子向诗人报告平安,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和家人的温暖。
  1. 背景介绍
  • 诗人简介:曹勋(1197年—1268年),字公权,号松隐,汉族,颍州阳邑人(今属河南省)。南宋末期政治家、文学家,元灭宋后入元,曾任中书令、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官至少师兼侍读学士,封颖滨王。著有《松隐文集》等传世。
  • 创作背景:《上塘值清明八首·其八》创作于南宋时期,是诗人曹勋在清明节时所作。这一时期,诗人可能正在旅途中,或在某个地方游览,见证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1.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诗歌中的意象生动鲜明,如“白水连天”和“繁桃触目”,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 情感丰富:诗歌不仅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关切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 语言简练:尽管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但语言却非常简练,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使得整首诗读来既流畅又富有韵味。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宋词的代表作之一,《上塘值清明八首·其八》展示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上塘值清明八首·其八》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清明节景致感受的诗歌,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