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也吾尝友,天乎独异渠。
仕无通籍禄,家有厚斋书。
讲说来匡鼎,风骚藉子虚。
争荣森窦桂,训不负蕃畬。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张九龄(678年 — 740年),字子寿,韶州韶阳(今广东省韶关市)人,祖籍曲江(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道新庄)。唐朝开元年间至天宝年间的名相,中国唐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代“君子”代表人物之一。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春,进士及第,始为校书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协助玄宗诛除太平公主身边的权臣葛福王及其党羽,迁中书侍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还朝,拜中书令。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时年六十五。赠太傅,谥号“文”。张九龄学问极为渊博,贞元中累迁给事中。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其三
吾友冯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作文,文章优美,深受人们喜爱。他的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给人一种高贵、庄重的感觉。他为人正直,待人真诚,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然而,命运多舛,他遭遇了不幸,离我远去。
他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心中。他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我将怀念他,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让他的精神永存。
这首诗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朋友冯仪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