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大卷声铿锵,不比寒谷号蛩螀。
长笑归来书满床,着眼不用垂簪裳。
夤缘仕版亦逢场,一鼎热处元清凉。
年来道心包乾刚,鉴净水止无迎将。
付物大公齐混茫,玲珑窗牖开八荒。
霁月海东悬秋霜,照破蒙昧横津梁。
不才赋资如点狂,柱倚宝瑟心陶唐。
冰轮玉井情徜徉,祥云丽日希馀光。
布帛菽粟味尤长,寻绎此乐徒激昂。
颀然美人天西方,许我立雪来其旁。
欲坐春风吸馀芳,听说夜话摅中肠。
又闻催归侍玉皇,挈提北斗斟天浆。
净洗世表尘昏黄,席此广宇归康庄。
起舞掉头帆飞扬,誓鸣急桨随乌樯,参同希传魏伯阳。
送文大监赴召
介绍
《送文大监赴召》是一首宋代著名的七言诗,由阳枋创作。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反映了作者对政治、道德和人生的看法。
首先从诗歌的结构和内容上看,《送文大监赴召》具有鲜明的宋代诗歌特色。首句“云门大卷声铿锵”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精湛技艺。整首诗围绕“送文大监赴召”的主题展开,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愿与不舍。例如,“一鼎热处元清凉”、“道心包乾刚”等诗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内心的坚定信念。
从诗歌的艺术风格来看,阳枋的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有深沉的哲理思考,又不乏生动的情感表达。例如,“不才曹资如点狂”一句,通过人格化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一位才华横溢却略显狂放的人物,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真实和生动。同时,整首诗的结构布局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写,如“着眼不用垂簪裳”、“霁月海东悬秋霜”等,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思想深度。
从诗歌的哲理意义上分析,阳枋的《送文大监赴召》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送别诗,它还蕴含着深远的哲理。例如,“年来道心包乾刚”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坚守;“付物大公齐混茫”则体现了诗人对待事物公正无私的态度;“起舞掉头帆飞扬,誓鸣急桨随乌樯”则展示了诗人豪迈激昂的精神风貌。这些哲理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阳枋的《送文大监赴召》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传达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念。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作品无疑是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的经典之作。